沈帥青:膠袋徵費又來了 混亂少不了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03/31 08:00

最後更新: 2015/05/07 11:34

分享:

分享:

膠袋徵費明日開始全面實施,全港零售店舖不再提供免費膠袋,雖早已事先張揚,對環保也是好事,但真的來了,卻少不了又是一場混亂,又收錢又有豁免,說不準的細節等着拗!

忘了自備環保袋,索取膠袋要額外付費,大家都應慣了?膠袋徵費首階段2009年實施,在大型連鎖店如超市或便利店購物,索取膠袋就要付五毫的膠袋稅。別小看這幾毫子,確實不少人因此「環保」起來,隨身也會攜帶一、兩個環保袋,少了隨便開口索取膠袋。連鎖店派發的膠袋數目便減少約9成。

第一階段之後,明天開始的第二階段,將涵蓋範圍增加,由約3,300間擴至全港約10萬間零售店舖,不論連鎖店、街邊小店,一律不再派免費膠袋。「一次生、兩次熟」,但收費與否的細節又多了,未實際推行之前,已讓人有點混亂,這五毫子最終會否惹得你一肚氣?

● 何時收錢?何時豁免?
首階段不用徵費、用來裝載生果等用的平頭膠袋,在第二階段被列入徵費範圍,但也不是全部要收,基於衞生等理由,非密封包裝食物、冷凍食品等可獲豁免。

有豁免就有得拗,例如部分商戶售賣食物,以膠袋盛載後在膠袋口打結封好,那算密封或非密封包裝食物?當作非密封包裝食物便有豁免;有傳媒問多位立法會議員,膠盒裝提子,盒上有通氣孔,是否算密封?答案是非密封,至少有兩名議員答錯了。一般市民揀盒裝提子,又是否懂得這麼多?是否要付膠袋稅,原來關鍵是幾個小孔。

又例如買一罐汽水,在貨架上取來的常溫汽水,與在雪櫃內取來的冰凍汽水,原來也有差別,因為後者有倒汗水,於是若索取膠袋裝載,就因為有衞生需要,便可豁免。

連買一罐汽水也大有「學問」,早前有環保組織的調查發現,近3分之1受訪者指徵費的豁免資訊不清晰。商販也不見得「心水清」,若顧客及商戶各持己見,由誰話事?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曾稱,相信市民可用理性和常識進行判斷,說得容易,實際要執行卻麻煩得多。

● 收費有下限 無上限
經過首階段,市民習慣以每個五毫的價錢索取膠袋,到第二階段,政府再提醒徵收膠袋稅,沒規定必須定額收費。港府只規定每個膠袋收費最少五毫,但不設上限。商舖決定徵費多少,例如周大福收每個膠袋1元,榮華最多收3元,海洋公園則收5元一個膠袋。

膠袋收費愈貴,便更具阻嚇力,但市民的心情會如何?膠袋的成本有平有貴,但一般而言,成本大多幾毫子,商戶可任意開價,會否予人「襟住搶」?不設上限,是否明智?

愛爾蘭實施膠袋稅便採取收費劃一(現為0.22歐元),曾因應全國膠袋用量上升,將收費調高。第一階段收費劃一,到第二階段卻採取另一做法,混亂自是少不了吧?

● 膠袋徵費將交給誰?
首階段實施,連鎖店收取膠袋徵費後,須將款項每季上繳交回政府,但第二階段則改為由各商戶自行保留徵費。政府解釋,若要求中小企按季申報及保存派發膠袋紀錄,會增加行政負擔及成本。不過,對真金白銀付錢的市民而言,也關心有關款項到底落在誰的手上。

有商戶表示會把徵費所得捐予慈善或環保團體,推動公益項目,但亦有部分商戶表明不會捐出。徵收膠袋稅,原意是減少市民取用膠袋的意慾,減少對環境禍害,若可指定作環保用途或其他公益相關方面,相信市民會付得更「心甘情願」。

環保是好事,不少市民也支持,但實際做起來,大家也希望少點麻煩。政府對於膠袋稅的宣傳工作,未見得少做,但很多細節未必說得清,可能也難免有爭拗混亂。省錢省氣力,無謂拗,還是謹記自備購物袋吧!

撰文 : 沈帥青